花莲港概况-花莲港介绍

发布时间:2024-07-12 点击:72
地理位置
花莲位于台湾本岛东部,北界宜兰,南接台东,西沿中央山脉脊线与台中、南投、高雄三县为邻,东向太平洋。面积4628.57平方千米,人口35万。气候因山脉走向、纵谷地形、黑潮暖流等影响,雨量较多,气温较高。花莲港在县治东北部,位于台湾省东海岸的中部,瀕临太平洋的西侧,为一依靠人工海堤筑成的海港。是台湾省东部的主要港口,台湾五大港口之一。北距基隆港约90海里,港内有铁路与公路可连接环岛铁路与公路系统。但因腹地限制,发展远逊于高雄、基隆两港。
气候条件
6—9月为台风多发季节。大潮潮差为2米,小潮潮差为0.6米,港口可进出6万吨级船舶。
历史沿革
花莲港于1931—1939年建港,当时可靠泊3000吨级船舶3艘。花莲港是“洄澜港”的谐音。在台湾日治时期,1931年苏澳镇与花莲港间道路修筑完成(现今苏花公路为台九线的一段),使得花莲港与台湾北部地区的陆路联系为之畅通,然而对货物运输仍未见方便。此后8年间开始修筑花莲港街(米仑,现名花莲美仑)的商港,1939年完成了3座码头,可供3000吨级货轮停泊,年吞吐量30万吨。1946年以后,花莲港由基隆港务局管理,只作为基隆港的辅助港。从1959年起,先后进行了3期扩建工程,加固防波堤、增修码头、拓深航道等。
花莲港于1963年开放为国际商港,成立花莲港务局。在2001年与日本石垣港缔结为姊妹港。花莲港从初期的每年装卸量只有几十万吨,进港船只只有几百艘,到2000年每年装卸量已有1700多万吨,进港船只已达2000余艘。带动了台湾东部经济的发展,并成为国际闻名的商港。
现状及发展
花莲港港区沿海岛岸壁东北一西南伸展,外有2条几乎连接的防波堤保护,有内外港之分。东、西防波堤共2000余米,其中东堤长1500米。航道宽80米,水深9.1米。水域面积为20余万平方米,港内水深9米多。至今共建有25座码头,外港有9座12?16米深的深水码头,内港有16座码头,可供1500吨以下船舶停靠。目前花莲港共有码头泊位20个,其中深水泊位16个,有8个泊位直接和铁路连接。在西港区有6座仓库,可容纳散杂货4万吨。有木材、矿石及煤炭等专用泊位。花莲港当前一年的装卸量为1900万?2000万吨。港区还铺设了铁路,与北回铁路和东线铁路相连。该港货源主要以区域特性的大宗散装货物为主,如砂石、水泥及其熟料等。但近年来由于邻近的位于秀林乡和平村的和平水泥专用港开始营运,花莲港的运量开始略有衰退。两岸海运直航之后,2009年1月12日首艘由花莲港直航江苏常熟港的货轮装载花岗石和纸浆直航大陆卸货。


你知道货代怎么才能打破常规吗?
国三车一定要报废吗 货车司机不报废有什么危害
肉牛长途运输注意事项,以及压力处理!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时不我待
国内比较前沿的物流服务行业动态
散杂货询价表
生鲜电商“一地鸡毛”,供应链决定市场生死
投资数亿冷链市场的物流公司可以采取以下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