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海关总署10月29日发布的《海关总署公告2016年第62号》获悉,11月1日起,进出口企业可实现自主申报、自行缴税,货物放行后,海关再进行审核,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为进一步引导进出口企业、单位守法自律,体现“诚信守法便利、失信违法惩戒”,保障海关统一执法,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海关总署决定开展税收征管方式改革试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试点范围
在全国口岸海运、陆运、空运进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以下简称《税则》)第80、81、82章商品。
在上海口岸海运进口、向上海海关申报的《税则》第84、85、90章商品。
在上海口岸空运进口、向上海海关申报的《税则》第84、85、90章商品(限上海海关注册进出口企业、单位,不含快件)。
在北京、宁波口岸进口的《税则》第84、85、90章商品,分批纳入试点范围。
涉及公式定价、特案以及尚未实现电子联网的优惠贸易协定项下原产地证书或者原产地声明的,不纳入试点范围。
二、主要内容
(一)自主申报、自行缴税(自报自缴)。
进出口企业、单位在办理海关预录入时,应当如实、规范填报报关单各项目,利用预录入系统的海关计税(费)服务工具计算应缴纳的相关税费,并对系统显示的税费计算结果进行确认,连同报关单预录入内容一并提交海关。
进出口企业、单位在收到海关通关系统发送的回执后,自行办理相关税费缴纳手续;需要纸质税款缴款书的,可到申报地海关现场打印,该纸质税款缴款书上注明“自报自缴”字样,属于缴税凭证,不具有海关行政决定属性。
(二)税收要素审核后置。
货物放行后,海关对进出口企业、单位申报的价格、归类、原产地等税收要素进行抽查审核;特殊情况下,海关实施放行前的税收要素审核。相关进出口企业、单位应当根据海关要求,配合海关做好税收征管工作。
进出口企业、单位主动向海关书面报告其违反海关监管规定的行为并接受海关处理,经海关认定为主动披露的,海关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对主动披露并补缴税款的,海关可以减免滞纳金。
本公告自2016年11月1日起施行。其中,《税则》第84、85、90章商品的试点自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海关总署
2016年10月29日
原来流程是先报关→海关审核→审核无误→交税→放行;这个是试点范围内的货物→自己申报→自己交税→没问题放行→海关来审核你单证有没有错。先放行后审单,简直炸裂!
又一省港口集团将诞生!推进港口资源整合如何处理展会物品的冷链运输?苏宁物流“青城计划”11城落地 新增20万共享快递盒!物流专线的运输过程中的中转服务如何?危险废弃物运输企业能运输什么类型的危废?破解物流企业转型网络货运遇上的困局联合运输与多式联运有哪些区别物流企业的类型有哪些?